中国针灸学会“交叉视域下针灸调控的科学基础及临床优势研讨会暨第二十一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研讨会”于7月4日至6日在福州隆重召开。值此盛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针灸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成功组织了以“针灸前沿技术创新研讨会:探索传统医学的现代突破”为主题的workshop。聚焦前沿实验技术在传统针灸研究中的创新应用,成为大会期间备受瞩目的亮点。
本次workshop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万红叶副研究员主持,会上,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的刘一寒、邢敏和史亦南三位技术老师先后带来精彩报告,题目分别为《神经示踪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策略》、《清醒小动物生理信号采集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在针灸调节神经—免疫交互机制中的应用》。同时,研讨会特别邀请了来自湛江市临床医学研究所的朱贺副教授作题为《光化学遗传技术在针灸神经调控机制中的创新应用》的精彩报告。四位老师的报告紧扣“前沿”与“创新”,从神经环路解析、操控,到清醒在体生理功能检测、细胞层面的机制解析,内容扎实、视角新颖,在与会者中引发了热烈反响并获得一致好评。
本次workshop着力搭建了一个针灸基础研究与现代前沿技术深度交流的平台,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推动传统针灸的现代突破,关键在于运用科学方法阐释其核心原理,积极促进跨学科协作,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助力针灸学科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本次workshop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生化室在针灸技术创新领域的积极探索,更显著提升了我所在针灸交叉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未来,生化室将持续聚焦针灸创新前沿技术的研究,为构建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针灸新范式提供技术支撑。
撰 稿:孙诗月 万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