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针”情

信息来源:科教处     发布时间:2021-11-19 08:11:35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苏州过渡校区落户苏州市吴中区,今年9月迎来了第一届160名硕士研究生,其中针灸研究所13名硕士生,开启了京-苏教学的新模式。针灸研究所各级领导及全体导师十分关心苏州校区研究生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积极探索和构架知识传播的桥梁和师生情谊的纽带。

讲座篇——薪火相传强国梦,吴中共叙师生情

2021年10月22日,针灸所所长景向红研究员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苏州过渡校区,为研究生一年级的同学们带来针灸系列讲座·第一讲《针灸研究——东西方的碰撞》。讲座伊始,景老师以“针灸能治病么?”“针灸是怎样治病的?”等问题为导向,罗列、对比国内外针灸临床研究数据,总结出两者的差异,填补了同学们对针灸临床研究进展认知的空白,并讲解了针灸现代效应机制,介绍了国际一系列针灸效应相关的研究计划,让大家直面针灸研究所面临的挑战。讲座全程干货满满,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知识冲击,最后景向红研究员勾勒出现代针灸医学体系的总体框架,以“我们是国家队”激励同学们探索本学科的最前沿研究,让同学们深刻领悟到“使命在肩,唯有前行”!景向红研究员不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刷新认知的讲座,更是十分关怀苏州校区的新生,趁着讲座的间歇她走到听众席亲切地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同学们如同见到大家长一般,内心倍感温暖。

pic1.jpg

2021年11月11日,著名针灸学者、针灸所赵京生教授为苏州校区的研究生一年级新生们带来了针灸系列讲座·第二讲《针灸理论概念的形成与演变》。赵教授从最基本的针灸概念术语出发,循循善诱,逐步深入,向同学们讲述了针灸关键概念、基本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并提出关于针灸学术研究与科学认识的系列重要问题。课后,赵教授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诸多疑惑。无论是赵教授的授课,还是其答疑,都引人深思,催人奋进。从赵教授身上,大家都感受到了老一辈专家学者求实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感受到他们在新一代年青学子身上所寄予的殷切希望,从而备受鼓舞。讲座结束,赵教授还与同学们共进了午餐,用餐期间关切地了解了同学们在苏州的生活情况,并对同学们接二连三提出的问题作了补充解答。赵教授平易近人,温和儒雅的风范备受同学们的尊敬和钦佩,疫情当前,年过花甲的赵教授不远千里,亲赴苏州授课,更是让每一个同学都十分感动!

pic2.jpg

2021年11月12日上午,针灸所副所长荣培晶研究员为苏州全体研究生带来了针灸系列讲座·第三讲:针灸与脑科学——机遇、挑战、策略。讲座从脑科学的发展态势和重大机遇谈起,从学科交叉的视角,比较了中西医对脑的认识,探讨了针灸对脑疾病的治疗,引导同学们思考针灸与脑科学及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前景。荣培晶研究员还细心地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张张精美的明信片,每一张明信片上都写着师哥师姐们对师弟师妹们的真诚寄语。对于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荣培晶研究员在讲座中给出了答案:合格的研究生应同时具备学科知识、跨学科知识、实验技巧、科学哲学、英语基础、写作能力、批判性思考、创新思维等全方位的素养。许多同学反映听完本次讲座,心中的目标都变得清晰了起来,也更加充满了对学术研究的动力。本次讲座为同学们深深地埋下了科研的种子,相信这些种子在老师们悉心的浇灌下,在未来会成长为科研巨树,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pic3.jpg

pic4.jpg

生活篇——学习运动两不误,苏杭天堂任徜徉

在苏州,同学们学习运动两不误。开学伊始,学校就组织了研一新生运动会,针灸所的同学们组成的“苏苑十三针”队积极参与其中,大家齐心协力,共闯难关,最后不仅赢得了奖项,还收获了友谊。平时,同学们除了在教室学习还结伴到体育馆锻炼,胡翔昱同学和谭超仁同学带着大家开辟羽毛球场的一幕恰好被唐志书常务副院长遇见,于是乎…各方努力陈旧设施重焕新生,成为了大家晚上打球的好去处。而近期,为了喜迎所庆,我们针灸所新生利用每天的空闲时间,集中在学校的空旷场所,在苏晨晨、张颖、吴金雨3位小教练的带领下学习舞蹈,在教练的耐心指导下,大家的“舞技”突飞猛进,实为好事一桩、趣事一件。

而作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一的城市,苏州有许多名胜古迹,成为同学们假期放松很好的选择。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园林,处处彰显姑苏魅力;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寺庙虽小五脏俱全,非常适合踏青游玩;针灸所第一次新生全体聚餐前往的是金鸡湖,在湖边漫步,看老翁垂钓,听阵阵蛙声,不禁感慨苏州的生活惬意至极。而且在苏州,处处可见形形色色的河、桥,周末和两三好友相约,沿苏州护城河边散步,微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逛累了,走进一家随处可见的“藏书羊肉”店铺,落座后不一会儿,店家就会端来一个热气腾腾的锅,清淡的汤里,铺满白菜、羊肉和豆腐泡,配上泡椒蘸料,吃上一口欲罢不能,单单的鲜味儿就让人十分满足了,在寒冷的冬天夜晚,这份满足实属幸福。

pic5.jpg

pic6.jpg

学生感悟篇——问题启发齐涌现,五味杂陈新生活

袁澜

今年9月份,我在苏州校区参加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开学典礼,并有幸聆听黄院长的开学第一课,体悟到研究生阶段我们需要拓宽想象力,也需要脚踏实地、辛勤耕耘。近期,我很荣幸能参加景老师、赵老师、荣老师的讲座,景老师的讲座让我了解到了针刺临床研究的国内外发展历程以及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对于近代针刺对照临床研究有了宏观上的认识,赵老师的讲座让我对古代针灸中的具体概念术语在大语境下的分类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知道了这些概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了解了原始文献的重要性,荣老师的讲座在学习方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要学会多学科交融,善于利用好网络工具,从而更好地与国际接轨。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讲座以及对于自身经验的介绍,希望在未来还能有机会和老师们进行深入的交流。

张煜

在苏州,生活方面很便捷,生活环境也非常好,很适合学习和居住。学习方面,主要以网课为主,但可能与老师们的沟通交流略显欠缺;但是所里尽可能弥补这一短板,建立网上研一基础科研讲座小组,派专家亲赴苏州传授知识、面对面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从中感受到了所里老师们的关心,这让我感到非常暖心。关于文献检索和图书馆的使用不便,可能稍有遗憾,不过以后到北京这些问题就都能解决。

刘振宇

一转眼,我们已经在苏州校区学习和生活两个月了。当我踏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大门时,就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尽快的适应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尽管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但面对陌生的科研领域,心里还是会感到一丝畏惧。但在老师、师姐和同学的帮助下,我积极阅读相关文献;在充分阅读了课题组的论文资料之后,我终于对课题组研究方向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也逐渐认识到了自己作为研究生的责任与使命。

谭超仁

在苏州吃穿住行个方面均很好。每天都有运动。课程正常进行,美中不足是因为疫情原因,没法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与师兄师姐交流较少。希望老师师兄师姐在如何查文献,阅读文献,写论文等方面,推荐更多的课程。

校园剪影

pic6.jpg


友情链接: 国家科学技术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联系方式 针灸所仪器设备和技术共享平台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