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基础理论创新与方法学”研究室

信息来源:科教处     发布时间:2021-10-28 15:30:47

“针灸基础理论创新与方法学”研究室于2007年确立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针灸基础理论研究室,经过数年扎实的学术建设,分别于2011年、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估验收。

一、重点研究方向

在十余年的建设周期中,“针灸基础理论创新与方法学”重点研究室不断总结、深化以往研究成果,面向针灸学科发展的基础性重大需求和关键理论问题,凝练研究方向,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

1、针灸理论研究

(1)针灸概念术语研究

针灸概念术语是构成理论的核心单元,然而长期以来,针灸理论概念术语缺乏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是针灸学科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的基础性问题。重点研究室在大量考察古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针灸理论概念的内涵、外延、运用状况、演变情况、影响因素等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考证,规范概念名称,厘清概念定义。

(2)针灸理论内涵研究

对针灸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与疑难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四肢脉与躯干脉的二元结构,使经脉系统更为符合经脉腧穴理论蕴含的针灸治疗规律;需要还原经脉理论形成的历程,探讨经脉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经脉理论重构的思路与方案,对于深入认识经脉理论科学内涵有重要作用;提出针灸刺激和治病的“叩钟”说,要重视腧穴近治作用,对认识腧穴以及经脉内涵,乃至针灸疗法等都有启发意义。

(3)针灸理论框架结构研究

基于针灸概念术语研究,详细辨析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明确概念所属范畴,细化概念层级,构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针灸概念体系。梳理、辨析针灸理论的重要命题,总结归纳针灸理论相关专论。以概念体系为支撑,将针灸理论命题与专论作为重要说明,构建针灸理论框架结构。

2、针灸文献研究

对66种针灸古籍进行系统梳理,除了传统目录学包含的书名、作者、版本内容的介绍外,还特别注重对原书体例、基本构成、采用文献特点、学术价值及其失误的考察,开展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针灸古典聚珍》的研究与出版工作。

首次整理元代三部针灸古籍抄本《窦太师针经》《针灸集成》《盘石金直刺秘传》,对其书名、作者、年代、版本、传本源流、基本构成、相互关系及学术价值等进行详细考证。

3、针灸学术史研究

对民国时期针灸文献进行系统收集整理,收集100余种针灸医籍,撰写提要。对民国及建国初期针灸科学化进行系统考察,阐明此时段针灸学术演变的特点、内在根源及其影响,对朱琏、马继兴等学者的学术思想进行重点梳理。

从传世文献中将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扁鹊医籍”碎片检出,将其置于正确的位置,梳理出不同传本的脉络,勾勒出早期扁鹊医学的基本学术传承脉络。

4、方法学探索

(1)系统整理古代针灸医案,分析古代针灸医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重建针灸诊疗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2)表面解剖学、影像学、人体测量学方法结合传统文献考证,为腧穴定位和取穴研究提供方法学示范。

(3)引入诠释学方法,结合传统文献梳理,考察针灸理论经典注释传承。

(4)引入信息技术方法,结合传统文献理论研究,进行古代散在针灸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谱系构建研究。

二、重要研究成果

(1)2008年度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经穴定位国际标准研究”

(2)2009年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

(3)2009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科普著作奖二等奖:《黄龙祥看针灸》

(4)2010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针灸理论文献通考——概念术语规范与理论的科学表达”

(5)2011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针灸骨度数值标准”

(6)2014年度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针灸理论文献通考——概念术语规范与理论的科学表达”

(7)2015年度中华中医学会学术著作奖三等奖:《针灸关键概念术语考论》

(8)2016年度中国针灸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针灸史话》(汉英对照)

(9)2018年度中华中医学会学术著作奖三等奖:针灸学基本概念术语通典(上下册)

三、代表性著作

(1)黄龙祥.元代珍稀针灸三种.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黄龙祥.黄龙祥看针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3)黄龙祥.国家标准《腧穴定位图》.北京:标准出版社,2008年

(4)黄龙祥.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挂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张立剑主编.针灸图说.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年

(6)张立剑主编.针灸史话.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7)黄龙祥审订,岗卫娟、李素云等译.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针灸经穴定位(西太平洋地区)》(中英对照.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8)黄龙祥,黄幼民.针灸腧穴通考——<中华针灸穴典研究>(上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9)黄龙祥,黄幼民《EVIDENCE BASED SURFACE ANATOMY AND IMAGING FOR ACUPUNCTURE.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10)赵京生主编.针灸关键概念术语考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11)李素云.西医东传与针灸理论认识之演变.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

(12)张立剑、杨金生主编.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中医针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13)赵京生主编.针灸理论解读——基点与视角.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14)赵京生主编.针灸学基本概念术语通典(上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15)张立剑主编.朱琏与针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16)黄龙祥.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17)黄龙祥.针灸典籍考.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18)黄龙祥.中国古典针灸学大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19)赵京生.针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20)杨峰,朱玲主编.中医药知识传承与信息化表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20

友情链接: 国家科学技术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联系方式 针灸所仪器设备和技术共享平台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