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科研工作概况

信息来源:科教处     发布时间:2021-10-27 09:24:32

2020年,全所在所领导班子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根本遵循,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纲领性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及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围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核心任务,继续发扬“青蒿素精神”,紧密围绕院、所“十三五”发展规划,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结合国内外针灸领域的学术动态和需求,本着在学术上力争领先的战略目标,鼓励基础和临床科研相结合,努力营造团结协作、锐意创新的科研氛围。在全所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在积极推进重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做好“十三五”收官,各项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2020年全所共发表学术论文110篇,其中SCI源刊论文34篇,出版各种著作10本,申请专利10项,获得授权5项,获奖3项,发布实施4项团体标准。今年共投出各级各类标书78项,中标39项。

重点科研工作:

(一)持续推进针灸医学大科学计划
申报香山科学会议并成功获批,定于2021年6月以“针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大科学与国际化的融合”为主题,聚焦针灸国际化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讨论。

开展国际针灸临床研究和评价方法学专家共识:联合国际知名专家如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等,组织二十余次线上研讨会,开展针灸临床证据现状梳理,数据已提取完毕,正在分析总结。

开展针灸国际标准研究,联合国际权威学会和国际组织,制定和发布国际针灸临床研究质量控制标准和优势病种的临床实践指南。中国主导研制的《ISO22236中医药:一次性使用无菌埋线针》于2020年6月正式颁布。组织召开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WG3工作组会议视频会议。

(二)编制院科技创新工程针灸研究专题,谋划“十四五”

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要求,组织我所和四家医院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和行业专家,成立针灸研究专题方案编制小组。系统分析梳理国内外针灸相关领域的科技竞争态势与发展趋势,摸清我国当前针灸领域科技现状,深入调研针灸相关重点前沿,明确技术发展和战略研究方向、凝练重大需求和共性技术问题,编制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针灸专题的战略性行动指南,形成针灸专题实施方案编研报告和相关针灸专栏以及任务清单。同时为谋划针灸所“十四五”规划做好准备。

(三)稳步推进中国中医药循证中心——针灸中心工作

联合全国12家临床单位开展针灸优势病种的临床研究,确定了拟开展研究的优势病种:胚胎移植、过敏性鼻炎、混合性尿失禁、火针治疗带状疱疹。针灸所在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下牵头开展其中3个病种的研究工作。组织召开了火针治疗带状疱疹、针刺联合西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及针刺对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的影响3个课题方案专家论证会,完成针刺治疗混合性尿失禁和过敏性鼻炎2个项目的伦理审查和方案注册,火针治疗带状疱疹项目正在进行伦理审查。其中针灸治疗抑郁症实践指南完成了临床问题构建、文献检索及筛选,正在撰写系统评价。

(四)加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过程管理

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的管理从重数量、重过程向重质量、重结果转变,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建立项目季报制度,适时督促项目及课题研究进展。目前本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个项目和6个课题进展良好,完成了既定研究任务。本年度,1个项目和4个课题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中期检查。

友情链接: 国家科学技术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联系方式 针灸所仪器设备和技术共享平台 返回主页